暧昧杂醇油:没有标准的危险物

2018-04-02 09:18:02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佚名

2013年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上,茅台、五粮液、郎酒、泸州老窖、剑南春等白酒大出风头,竞争抢眼。白酒大腕做广告可谓豪掷亿金,但对于去年白酒行业爆出的塑化剂丑闻却颇多微词。这些基本上都是依靠广告推广品牌的高端白酒,质量究竟如何?消费者又该如何透过纷繁的广告进行选择?

 

本期《消费者报道》推出针对酒类产品的全方位检验报告,期待用客观、科学的检验数据解读广告背后的酒类品牌。此次检验涉及到的国内知名白酒品牌包括:茅台酒、剑南春、五粮液、国窖1573、红花郎酒、黄坛酒鬼酒10年;白兰地品牌包括:马爹利名士、人头马V.S.O.P和轩尼诗V.S.O.P。 洋酒杂醇油含量比白酒高 检验结果显示,三大品牌的洋酒杂醇油含量均超过了0.2g/100ml,而六大品牌白酒的杂醇油含量最高不过0.076g/100ml。其中,马爹利名士的杂醇油含量最高,为0.26g/100ml,差不多是国窖1573杂醇油含量的23.6倍。 杂醇油是指甲醇、乙醇以外的高级醇类,在蒸馏时,因酿酒师掌握温度的技艺不同,导致酒品中去除杂醇油的含量指标有些不同。

 

杂醇油对人体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比乙醇强,但它在人体内的氧化速度,却比乙醇慢,在机体内停留的时间也较长。长期饮用杂醇油较多的酒会引起上头,其毒性随分子量的增大而加剧,杂醇油也由此被称为“ 恶醉之本”。 广东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级工程师邱晓红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消费者应该要关注一下喝酒引起的上头的问题,而喝酒上头可能是酒精、杂醇油、醛类物质、酸酯平衡失调等原因引起的。 在1982年6月起实施的GB2757—1981《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中,对包括甲醇、杂醇油、氰化物、铅、锰和食品添加剂等多个指标制定了强制性标准。 如果参照之前国标对杂醇油的限量规定,即杂醇油(以异丁醇和异戊醇计)g/100ml≤0.2。

 

本次检验的洋酒品牌马爹利名士、人头马V.S.O.P和轩尼诗V.S.O.P存在杂醇油超标的问题。 但实际上,从2006年11月开始,《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2757—1981)国家标准修订内容中已经取消杂醇油这一项指标。 在2006年之前工商部门对酒类进行抽查检验时,杂醇油是其中一个重点的指标,按照GB2757—1981标准执行检验,历次抽查也曾有不少蒸馏酒出现杂醇油超标问题。 那么,这项实施20多年之久的蒸馏酒杂醇油检验指标为何在2006年悄然消失在国标中呢?

 

杂醇油检验指标的消失

 

《消费者报道》记者联系到了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的高级工程师张水祐。他表示,洋酒的杂醇油比中国白酒杂醇油要高,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过程中,如果中国提出检验杂醇油这一项的话,在条款方面可能有些冲突,所以就取消了这个标准。 实际上,因为中国是洋酒进口大国,并且拥有庞大的饮酒人群,对国外的进口酒商来说是个潜在的大市场,所以,中国的酒类产品标准极易引起相关贸易成员的关注。蒸馏酒中的杂醇油检验指标的消失也缘起于此。 此前GB2757—1981中,提出蒸馏酒中杂醇油g/100ml≤0.2,主要是认为蒸馏酒中的杂醇油超出这个范围后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从国际范围来看,包括白兰地在内的多种洋酒的杂醇油含量往往要超出这个范围。

 

《消费者报道》记者从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彭洪秘书长处获悉,国外针对酒类方面的检验并没有将杂醇油列为单独的检验项目,也没有对杂醇油提出限量的要求。国外更多是把杂醇油当成是酒里边的香气成分之一,是形成酒的风味不同的重要因素。

 

在食品安全方面,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简称CAC 标准) 是世界贸易组织(WTO )协定中认可的国际标准。入世前,中国卫生部曾组织专家对现行的464个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进行清理审查,其中就包含了蒸馏酒中的杂醇油卫生标准。此次修改,将中国标准与CAC相关要求对应地进行了比较分析,清理审查的重要原则是最大限度地与CAC标准相一致。 在WTO谈判中,中国提出对杂醇油进行限量的要求遭到很多洋酒生产商的反对,他们认为这是在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而根据WTO的《实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定(SPS 协定)》规定,如果一个成员采用和实施比现行国际标准更严的SPS措施,则应提出充分科学的理由。 为此,中国需要按照“危险性评估”的原则与方法对蒸馏酒中杂醇油不一致的内容重新进行评估。SPS协定中强调的危险性评估原则包含了“危害确定”、“危害的特征描述”、“摄入量评估”以及“危险性的特征描述”四个环节。 但最后,中国提交的评估报告并没有充分科学的理由支持应该严格限制蒸馏酒中的杂醇油含量。因此,该项指标就在2006年11月的《蒸馏酒及配制酒卫生标准》(GB2757—1981)修订内容中被删除了 。

 

杂醇油无国标,有危害?

 

“中国的标准体系和国外的标准体系是不一样的,国外的标准要严格管控的是卫生指标,保证这个产品对人体是安全的,其他像杂醇油这一类的理化指标,它是没有严格要求的。像白兰地的杂醇油就是它自己的一种风味物质,如果少了就不是白兰地了。”一位长期参与酒类检验工作的总工程师告诉《消费者报道》记者。

 

蒸馏酒中杂醇油检验指标从有到无,实际上是中国在和CAC标准接轨过程中对中国卫生标准进行的相应调整。

 

对于杂醇油国标限量标准被取消,有不少消费者存在忧虑。如果不再对蒸馏酒中的杂醇油进行限量,会不会导致酒类生产商不再严格控制酒中的杂醇油含量,继而造成消费者饮用了杂醇油含量过高的酒,对身体产生一定的伤害?

 

“蒸馏酒中的杂醇油含量是很少的,而且这种高级醇产生于发酵过程中,本身和酒的风味有很大关系。它虽然会容易引起上头,但高级醇是人体能够代谢出去的,它对人体的危害相对来说比较小。”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周世水说。

 

但在白酒杂醇油相关研究文献中,不少研究者都提到饮用杂醇油含量过高的酒,人体容易出现神经系统充血、头痛等症状。有医生提醒,杂醇油和亚硝胺可使肾脏组织变性和致癌,肾病患者应滴酒不沾。

 

“杂醇油能使神经系统充血,它有麻醉作用,所以就会让人感到头特别地疼。它也算是酒中的一种有害物质。杂醇油的分解比较慢,如果同样量的杂醇油和乙醇比,杂醇油的危害可能会大一些。杂醇油的含量不能太高。”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对《消费者报道》记者说。

 

另一方面,喝酒是否会出现上头反应,实际上也和个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分泌量有关。如果一个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分泌量高,高级醇会被分解,然后通过血液循环慢慢代谢掉。如果乙醛脱氢酶的活性特别低的话,高级醇不能被彻底地分解,停留在体内,就容易出现上头现象。

 

不同类型的酒,由于生产工艺和原料的不同,杂醇油的含量也有高低差别。本次《消费者报道》检验的九大品牌酒在这个指标上也有较大差异。白兰地的杂醇油含量高,这意味着,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喝同样含量的白兰地要比喝白酒更容易上头。洋酒后劲大,很多人喝完之后第二天头很疼。消费者在饮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个人的身体承受能力,合理选择,适量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