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调味酱大曝光,快看看你家厨房有吗?

2018-10-22 11:00:57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廖玉婷


一份炸酱面,离不开咸甜适口的黄豆酱;一份沙县拌面,浓郁顺滑的花生酱功不可没……一勺酱的精准投放,可以将简单的食材化腐朽为神奇。

 

不过,市面上的调味酱千千万,品质是否靠谱?有何安全隐患?

 

2018年9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2014年1月~2018年8月全国及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酱类调味品的质量抽检数据。

 

抽检结果显示,涉及不合格的调味酱达149批次,当中以超范围及超量使用防腐剂、甜味剂以及品质不过关为主。

 

产地方面,以河南、山东、四川三省不合格调味酱居多;品牌方面,陈州、老冯家、罗氏食品被通报次数最多。

 

甜面酱、辣椒酱多次上榜

 

调味酱是指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过微生物酶的作用,发酵水解生成多种氨基酸及各种糖类,并在这些物质的基础上,再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形成具有特殊色泽、香气、滋味和体态的调味品。

 

如今,调味酱的种类可谓多如牛毛。香菇酱、XO酱、梅子酱、豆瓣酱……从植物跨界到海鲜,从酸甜过渡到咸辣。本刊将不合格的调味酱归类后发现,由面粉发酵的甜面酱以“最高票数”成为不合格的榜单之首,多达40次。其次是辣椒酱,也有28次。

 

 

 由于调味酱的种类并不单一,因此不合格原因也各有侧重。例如,甜面酱主要是氨基酸态氮不达标,而辣椒酱则多是防腐剂超标问题。

 

调味酱的不合格情况

 

149批次不合格的调味酱中,主要涉及防腐剂、甜味剂、品质指标、微生物指标、致癌物、重金属等方面。

 

其中,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甜味剂以及品质指标不过关是抽检不合格的重灾区,三者占比逾七成。

 

 

 1.食品防腐剂超量使用

 

近年来,食品中检出“塑化剂”“苏丹红”等有毒化学物质一次又一次地牵动了消费者脆弱而敏感的神经,以至于一部分人看到“添加剂”二字就杯弓蛇影。

 

为追求健康,不少人不惜花高价为“0添加”“纯天然”“不含任何防腐剂”等产品买单。然而,“无添加”真的更安全?含有防腐剂就等同于不健康吗?

 

防腐剂的主要作用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但凡被批准使用的食品防腐剂,必然经过了以动物试验、人体临床实验等理论数据为基础的漫长审批过程。因此,我们没必要对“食品防腐剂”产生抗拒感。

 

相反地,“无添加”的安全隐患往往更大。其实,“无添加”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例如食盐里有拮抗剂、食用油里有抗氧化剂。抛开前者不说,如果产品确如宣传一样“无添加”,那它们很快就会被有害微生物侵占,继而出现腐败变质等问题。

 

但是,如果“随意滥用”食品防腐剂,比如超量、超范围,那就另当别论了。

 

调味酱,一般是“高盐值”调味品,意味着高渗透压的酱本身就能防腐。不过,仍有一些顽固的细菌需要用防腐剂去“镇压”,常见的防腐剂有苯甲酸、山梨酸等。

 

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了苯甲酸、山梨酸的最大使用量分别为1.0g/kg、0.5g/kg。

 

在超量使用食品防腐剂上,千里之外(生产批次:2015/9/9、2015/9/7)、东霞(2015/9/11、2015/8/13)、石品红(2016/5/2)、益沁园(2016/6/22)等品牌多次越过“红线”。其中,河南焦作市东来食品酿造厂生产的张东来ZHANGDONGLAI甜面酱(750克/桶,2017/4/3)是在食品防腐剂项目上“犯规”最多的一款,苯甲酸(1.7g/kg)、山梨酸(0.53g/kg)、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2.76)三项集体“中枪”。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厂家宣称其产品“不含任何防腐剂”,实际上却检出了防腐剂,这样即使未超标,但同样因虚假宣传而被判不合格。

 

2.黄曲霉毒素B1污染

 

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产生的高毒性次生代谢产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B1)对哺乳动物毒性最大,会引起突变、致畸和肝损伤。

 

然而,这种剧毒致癌物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黄曲霉最喜欢“住”在植物的种子里,比如谷物、油料作物、坚果。在温度(25℃~32℃)、湿度(80%~90%)适宜的环境中,黄曲霉就能很快分泌毒素。

 

除此之外,黄曲霉毒素的“生命力”极强,它不易溶于水中,而且100℃灭菌20小时也未必能将其灭活。对于调味酱来说,生产过程无须持续高温加热且一般缺乏黄曲霉毒素去除工艺,一旦原料受到污染,成品中极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

 

GB 2761-2017《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规定了不同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限量,酿造酱≤5.0μg/kg,花生及其制品≤20μg/kg。

 

在不合格调味酱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有17款,当中以花生酱(6次)污染最严重,其次是豆瓣酱(3次)、小麦酱(3次),再为大豆酱、辣椒酱、甜面酱、芝麻酱,各占1次。

 

一些黑心厂家为了商业利益,即使是原料被污染也照用不误,那产品中黄曲霉毒素B1超标也在意料之中,本刊建议选择知名品牌相对更有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卸甲坪(2017/2/2/)、双龙(2016/5/16、2016/7/2)、星峰园(2016/10/11/)、老酱爷(2017/2/5)等品牌多次上榜,消费者最好谨慎选择。

 

其中,湖北荆门市仙居红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麦酱(甜面酱)(210g×6瓶/盒,2017/1/18)黄曲霉毒素B1的检出值为159.83μg/kg,超标近31倍,无疑是“最毒”的一款。

 

河南、山东、四川不合格调味酱最多

 

味有五种,人有众口。四川的郫县豆瓣酱、海南的黄灯笼辣椒酱、潮汕的沙茶酱、云南的松茸酱……如今,依靠本土资源优势所调制出来的调味酱产品可谓百花齐放。

 

产地方面,河南(16次)、山东(16次)、四川(14次)屡次在“危险的边缘”试探,是生产不合格调味酱最多的省份。

 

其中,河南、四川生产的甜面酱最容易“中招”,山东则以花生酱不合格居多。

 

 

品牌方面,陈州、老冯家、罗氏食品成为不合格黑名单的“常客”。

 

其中,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酱菜调料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甜味酱(2015/5/31、2015/8/29、2016/11/1、2016/10/17、2016/8/24)5次上榜,其次是以4次不合格的山西永济市老冯食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肉酱(2014/8/25、2014/9/4、2014/8/28)、夹馍酱(2014/8/28),以及四川成都罗氏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甜面酱(2016/6/1、2016/5/15、2017/1/10、2016/5/25、2017/4/1)。

 

 

Q&A

 

Q1:值得推荐的拌面酱或者下饭酱有哪些?

 

贵州苗姑娘辣子鸡辣椒酱、四川吉香居香菇牛肉多、湖南汤妈妈贡菜脆椒、云南阿表哥干巴菌韭菜花、广西花桥桂林辣椒酱、江苏小康牛肉酱、上海丰收蟹庄秃黄油、山东得利斯猪肉辣酱、广东蓬盛香港橄榄菜、福建宝林泰杏鲍菇蛤蜊、河南仲景香菇酱……

 

Q2:如何正确使用酱产品?

 

调味酱可用于腌制(诱发出肉类的鲜味)、烹煮(增加香味和色泽)、蘸点(令味觉层次更丰富)。使用时,最好在菜肴将出锅前加入,略炒煮后即出锅,这样可避免锅内高温而使氨基酸受到破坏,而且糖分也不会焦化变酸。

 

Q3:如何合理保存调味酱?

 

根据不同产品的说明来保存,一般放于阴凉通风处密封保存即可,必要时在开封后放入冰箱保存。如果每次需求量不大,建议购买小包装。家庭自制酱产品保存时,上面留约1cm的空隙,然后滴入少量高度白酒或柠檬汁,并马上拧紧瓶盖。


(责编:xiaodaoz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