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检测引领理性消费新时代——第二届责任消费联盟高峰论坛

2018-03-29 14:26:49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佚名

在全球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责任消费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这两个和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概念,在过往已经得到很多事例的验证。

 

责任消费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两者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公平贸易、人权保护、环保等社会发展。

 

责任消费和企业责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责任消费(Responsible Consumption)的概念逐渐被消费者接受。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服务和产品时,会注重价格背后的资源分配。他们对消费行为负责,希望每分钱都花得有意义,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研究者就提出了“社会意识消费者”这一概念,指出消费者越来越考虑个人消费的公共后果,并且试图运用购买权力引导社会变迁。当他们决定购买商品时,不仅仅是考虑商品的本身,而且要关心商品的生产过程、使用过程和使用后的处置。有社会意识的消费者都建立在明确愿望的基础上:那就是最小化或减少对社会的有害影响,最大化对社会的长期有利影响。甚至这些消费者还愿意为这些负责的产品付出更多一点的价钱。

 

普通消费者在消费时一般的考虑因素包括价格、质量、品牌和实用性。责任消费者则会多加一项考虑因素──对社会的影响,如:一、购买环保产品,如再造纸;二、购买公平贸易产品,令更大部分销售收入直接流入农民手中,免受大企业压榨;三、购买社企提供的服务,如到社企餐厅用膳、剪发和修理汽车,间接帮助弱势社群提高工作竞争力。

 

除此之外还有不吃鱼翅、不用塑料袋、不过度消费等。

 

这一切又需要依赖企业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而又被消费者认可。

 

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1937年就在他的著作《企业的性质》中提出“企业契约”理论。他认为,企业成立即跟社会达成默契,其实就是一种契约。社会为企业的发展承担责任,企业也要为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方面最早的例子可以说在工业革命之后就有了。当时英国就有企业家为工人们在新工业区建立住宅,完善工人生活社区。美国芝加哥郊区的乔治镇也是这样建立起来的,还被称为“世界上最完美的城市”。

 

20世纪包括弗里德曼等多位经济学家也提出有关要求。随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深入和普及,2000年,联合国启动了“全球契约”计划,号召公司要遵守9项基本原则,有200多家著名企业参与。契约企业保护人权,消除童工,保护环境作出承诺,推动社会发展。

 

总的来说,企业社会责任包含企业发展的诸多方面:环保、可持续发展、改善工作环境、尊重各地文化差异、公平贸易、保障人权等等。

 

如今,企业社会责任前所未有地受到重视和关注,已经称为世界经济论坛主要议题。在中国、印度等国家,这个概念还比较新。不过随着教育普及、媒体宣传,消费者意识逐渐提高,也意识到这些和自己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对企业的要求也相应提升。

 

最近网上爆出,苹果公司为了赶工,iPhone 5C代工厂捷普科技无锡工厂未支付数百万美元加班费;每月超100小时强制加班;每天工作超11小时且除30分钟午餐外无休息等违反守约的事情,就受到广泛关注和谴责。

 

企业社会责任是被“逼出来的”?

 

在联合国启动“全球契约”计划前,90年代初期,Levi-Strauss利用“血汗工厂”生产产品被曝光后,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所发动“反血汗工厂运动”。为挽救其公众形象,该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在劳工和人权组织等NGO和消费者的压力下,许多知名品牌公司也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守则,后演变为“企业生产守则运动”,直接促使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不能否认,消费者日渐提升的期望值和要求以及苛刻的社会舆论使得越来越多企业往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上靠。

 

今年6月孟加拉一家制衣工厂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上千人死亡。上游的商家迅速成为媒体炮轰对象,低廉的血汗工厂制造出来的衣服可以在伦敦街头高价销售,却没有给工人提供应有的保障。随后,H&M、Zara等国际知名品牌一起推出了安全计划,旨在改善孟加拉工厂的环境。

 

这种由企业失责引发的抗议运动在历史上并不少。1977年美国爆发了一场“抵制雀巢产品”的运动。当时生产商为了追逐利益,向非洲市场推销婴幼儿奶粉。然而在当地,由于当地的水源受到污染,缺乏消毒措施,妇女教育程度低,连操作步骤都读不懂。这些被商业宣传误导的女性放弃母乳喂养转向奶瓶喂养后,许多医护人员发现宝宝营养不良或者腹泻的几率大大增加。有估计当时发展中国家不正当喂养致死的数字高达百万。这场运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国家,引起了WHO的注意。在1981年WHO和其他组织一起制定通过了《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用于监管婴幼儿奶粉的宣传。

 

消费者的投票

 

不过,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也越来越多地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做文章。因为不但可以提高企业形象,推广品牌,控制风险,还能省下一笔宣传费。我们身边的许多企业也会自发地加入到规范本身,以及承担社会责任上来。

 

一项美国的调查研究显示,消费者不一定会为企业在社会责任上的投入花更高价购买产品,然而良好的企业责任形象如果能到达消费者,将会形成良性互动和培养消费者长期的忠诚度。

 

此外,有研究显示,如果企业的产品更环保或者有机,消费者也更乐意购买。

 

2012年福布斯就发布了一项全球社会责任10大企业排名。这项排名由一家国际咨询公司声誉研究所(Reputation Institute)对15个不同市场,47000名消费者的调查得出。事实上,有42%的消费者对于一家企业的印象就是来自企业社会责任(CSR)。

 

“企业的CSR反映了企业的本质,告诉大家他是怎么做生意的。”声誉研究所的执行合伙人尼尔森说。“被认可的企业展示了他们‘温柔’的一面,证明他们走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

 

排名前十的分别是:微软、谷歌、迪士尼、宝马、苹果、戴姆勒、大众、索尼、高露洁、乐高。

 

众所周知,微软一直和政府、投资者、非盈利机构以及各类组织合作。从1983年起员工的捐款超过10亿美元,支助了超过31000个非盈利项目。2012年9月,微软把关注点重新放在了给青少年提供机会上,并推出“微软青年星火计划”(Microsoft YouthSpark),预计将投资上亿元美金作为教育基金,给青少年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改善弱势学童环境、提供教育资源等。

 

除此以外,这项研究还发现,根据消费者对企业的印象,他们购买、推荐、工作或者投资的积极性可以提高60%,而产品体验和使用感觉只能提高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