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油国标为何八年难产?

2018-04-02 08:43:14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佚名

历经八年酝酿,难产的《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下称“调和油国标”)恐怕又要推倒重来。

 

负责审定调和油国标的单位,起初是国家粮食局下属的全国粮油标准技术委员会。不过《消费者报道》记者近日获悉,随着标准将由非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变为强制性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制订工作已经转到国家卫生计生委下属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转移也意味着要求厂家标明调和油原料比例的规定可能被删减,而此规定被看做是该国标的核心内容之一。

 

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工作人员对《消费者报道》记者称,调和油标准制定已经立项,但何时能出台 “不确定,没法给出具体的时间表”。

 

“乱调”带来高利润

 

所用原料油脂的种类与配比不同,是不同品种调和油最大的区别,但这个关键指标从未向消费者公开过。

 

食用调和油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到2011年产量达238万吨,占小包装食用油产量的近半数。调和油的加工工艺和其它食用油差异不大,因此基本只能从油料配比上寻找差异。

 

然而20年过去,包括金龙鱼、福临门、鲁花在内的众多品牌都将调和油所用油料的配比视作“不传之秘”。即使企业多加了便宜的油,而在标签上突出贵的油,消费者也难以辨别。

 

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食用油的价格已经十分透明。以大豆油为例,除去生产、包装和销售成本,利润仅为3%,而以大豆油为基础的调和油的利润则能达到6%。虽然调和油配方对消费者保密,但各企业对竞争对手的配方可谓了如指掌,这也就导致在价格战中,消费者完全成为了“待宰的羔羊”。如果配方公开,就连最普通的消费者都能计算出每种调和油的成本,势必会对调和油的价格体系带来冲击。

 

截至目前,食用调和油可供选用的标准仅有一个推荐性行业标准SBT10292-1998,该标准仅将食用调和油按产品质量分为调和油、调和高级烹调油、调和色拉油三个等级,并未涉及具体的油料配比和营养标识问题。因此,通过标准要求厂家公开配方,成为本次调和油国标制定的最大看点。

 

难以打破的“配方保密”

 

触及配方公开话题的调和油国标征求意见稿《食用植物调和油》,在这次推倒重来之前,本来已经万事俱备,只待国家批准。

 

这个征求意见稿2005年开始编制,2008年交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20128月获各部委通过,等待国家批准。当时,中国粮油学会会长王瑞元说,调和油国标有望在2012年下半年至2013年上半年出台。

 

在征求意见稿中,规定了“当以某种或某类原料成品油对产品进行冠名时,应注明该种或该类原料成品油的实际含量”。比如,名为“橄榄调和油”的油品必须注明橄榄油在产品中的含量。

 

对此,参与制定标准的油企都认同,调和油名称中涉及的原料油必须是所有使用的油料中占比最多的。但在具体比例上存在争议: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提出,两种油混合的话,其中一种要超过50%才允许冠名;而中盛粮油集团则提出,比例最大的油料超过三分之一时,就可以用其冠名。

 

不过公布含量这一步到此为止,该征求意见稿并未明确除了冠名的油料之外,其它所有油料的占比是否需要公布。此外,这一标准也仅仅是推荐性国家标准,并不具备强制性。调和油配方保密的行业默契仍在持续。

 

调和油配比难以检测

 

油企将配方保密的做法之所以盛行,主要症结在于调和油的成分很难检测。在调配过程中,不同种类的油脂混合后,一般都能完美相溶,使用不同种类或不同比例的油脂,其在性状上的差异并不能明显到容易被检测出来的程度。

 

《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起草组也为此做出过努力,2007年,他们通过投射、反射等手段建立了比例检验数据库,通过增减油料比例调制基准样本,再与现有的产品对照,从而确认其中油料的比例范围。用样本比对方式检测必然需要极为庞大的样本量作为支撑,该系统仅能保证只有2种成分混合的调和油检测结果正确,而目前市场上的调和油动辄有8种以上的成分,检测至此黔驴技穷。

 

有分析认为,调和油国标如果强制企业公布配方,未来的执法只能从源头采购环节监测企业原料进口情况,并派员对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成本将极为高昂。

 

目前,调和油国标的新旧负责人仍为标准制定处于何种阶段各执一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声明,调和油标准目前仅仅已经立项,无法提供更多信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称,标准已经过评审,即将出台,但具体时间尚不明朗。

 

200978日,《食品安全法》开始实施,这正是调和油国标的制定工作被转到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原因。20103月,首批66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标准公布后即遭到媒体和公众炮轰,并被冠上全球最差乳品标准之名:在正式发布的生乳安全标准中,菌落放宽到200万个,蛋白质降低到2.8克,这两项关键指标都在最后“翻盘”。在面对广泛质疑时,卫生部官员表示国标制订是相互“妥协”的过程,底线是保证“安全”。

 

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几乎可以断言,在新的调和油安全标准中,强制企业公开油料比例难上加难。何东平认为,标准至少可以解决目前调和油乱命名的问题。“以后全部统一都叫食用调和油,各种油料要按比例从高到低的次序写在配料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