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致癌没说完的事:咖啡可以防癌,你知道吗?

2018-04-25 07:46:03     来源:消費著報道      作者:袁茜

“咖啡或会致癌”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源于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7-11、绿山咖啡等90余家企业要贴上癌症警示标语,以提醒消费者咖啡中的丙烯酰胺有致癌风险,部分企业妥协,如7-11便利店在柜台贴上警示标语,但星巴克回应将考虑上诉,认为咖啡有益健康,贴上标语会误导消费者。

 

其实,第一次摊上这事的不是星巴克,多年前,麦当劳、肯德基也因炸薯条被加州法院要求贴上癌症警示标签,需要“清楚而合理地”标明丙烯酰胺的含量,不过,麦当劳的回复如星巴克一样,认为丙烯酰胺在动物实验上致使癌变是因为“对动物使用了高浓度、大剂量的丙烯酰胺”,麦当劳称“其实验浓度相当于一个人每天食用 35000 份炸薯片,或者 182磅的薯条。”

 

回到咖啡上,它作为一种饮料是否健康一直都有争议,事实上,到今天我们也还没真正摸透咖啡,因为,一份熟豆能分离出850多种化合物,一杯黑咖啡至少有 1000 余种成份....

 

经过消道长一轮调查,发现咖啡其实还有不少不为人所知的事情....

  

咖啡致癌!躺枪的不止星巴克

 

这次刷屏的致癌风暴主角是咖啡,它究竟是不是无辜的呢?还得从它的“出身”说起。

 

提起咖啡,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苦、好喝、提神、喝完睡不着觉、不舒服、上瘾等等,它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先从传说中一窥全貌。

 

相传有一个牧羊人,他的羊群一到晚上就兴奋的乱跳,经过观察发现羊群每天都吃一种不知名的果实,好奇心驱使下他也尝试一番,发现这种果实能让人兴奋,疲劳顿时消除。这种神奇的果实便是咖啡豆。

 

 

 

古人将智慧浓缩于小故事中,用浅显的语言告诉我们,咖啡中含有令中枢神经兴奋的物质。如今,我们称这类物质为咖啡因,属于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这也是喝多了会让人“睡不着觉、心悸”的原因。

 

咖啡曾以“阿拉伯酒”的名义漂洋过海传入欧洲,相传经过意大利时,保守的神院人员称之为“撒旦的杰作”,认为喝了它会让人迷失心智,教宗便亲自尝试魔鬼般的浓黑浆液,当他啜下第一口便马上改口“让咖啡洗礼成上帝的饮料吧!”

 

事实上,咖啡在何时被发掘已无从考察,多数人认为在东非的文明古国埃塞俄比亚,以发源地“Kaffa”命名,到18世纪正式改为“coffee”。一开始人们是整颗嚼用咖啡果子,后衍变成泡水,逐渐发展为将咖啡豆脱皮、脱水烘干、高温烘焙及常温冷却等一系列帮助咖啡更好地散发香味的处理手段。

 

咖啡豆脱皮是个技术活,不像花生仁衣一样,剥坏了不影响食用,咖啡豆或种衣受到损伤的话,发酵时便会成为臭豆,继而“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目前有发明了能脱去果皮和种皮的脱皮机,以提高剥皮的成功率。


 资料来源:刘烽等《咖啡生熟果分离脱皮脱胶组合机应用研究》

 

咖啡曾被当做“药物”,宗教人员饮用后能彻夜操作法事活动以及用来恢复病人精神,与可乐有异曲同工之处。

 

因为咖啡魔力十足,它曾被地跨欧亚非的土耳其靠严厉的检查垄断了咖啡生产、销售高达 100多年,咖啡最正宗的喝法也因此诞生在土耳其,《耶路撒冷之恋》小说中曾描写到“伊曼的声音很甜,语速很快,令他想起了又苦又甜的土耳其咖啡,伊曼在电话里的笑,就像滚沸的土耳其咖啡中又加了一勺糖。”

 

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呢?据资料显示,从语言文字上看,《康熙字典》既无“咖”字,又无“啡”字,更无“咖啡”一词,可知清初中国人尚未接触到咖啡。直到80年代法国人修建越南河内至中国的铁路,将咖啡馆带到了中国,在20世纪初,“十里洋场”上海开了第一间咖啡馆。后来咖啡与茶叶、可可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成为普罗大众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咖啡的前世今生

 

聊了那么多咖啡的前世,我们回过头来说说咖啡本身。

 

咖啡生豆没有香气,需经过烘焙产生复杂的美拉德和焦糖化等化学反应,独特的风味才会出来。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曾对云南小粒咖啡做过一个实验,研究不同烘焙程度对咖啡挥发性成分的差别,即烘焙进行中咖啡的梅拉德反应以及焦糖化反应程度的差别,结果表示在230℃的烘焙温度条件下,3分钟时,咖啡豆开始变色,这说明了3分钟左右梅拉德反应和焦糖化反应开始。随着时间的增加,挥发性成分增加,6分钟后咖啡的主体挥发性成分已经产生。的确,随着烘焙时间的延长,当中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都有了变化,最终也影响了口感。

 

以云南小粒咖啡为例,浅烘焙度的具有强烈的酸味;中烘焙度的以苦味为主,略带点酸味,略有甜味;深烘焙度的苦味强烈,表面有油酯。

 

 

 

而咖啡的好与坏,与烘焙程度息息相关。先说咖啡的“好”吧,除了能使人兴奋外,还有抑癌的作用。据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对 5100多名已被诊断罹患肠癌的病人和 4000名没有此种疾病史的研究对象饮用咖啡的习惯进行了记录,研究表明,每天喝少量咖啡能降低患肠癌的风险,科学家认为抑癌效果可能来自抗氧化剂和其他化学物质,有些甚至来自烘焙过程,可能是“幕后功臣”。

 

昆明医科大学学生曾针对“咖啡醇是否能预防结肠癌”进行过系列实验,结果表示随着咖啡醇浓度的不断增加,细胞活性受到了抑制,即咖啡醇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

 

之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黄昆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发现,咖啡中有两种有效活性成份,能够抑制胰脏中一种导致糖尿病的蛋白质的有害变化。长期坚持每天饮用咖啡,可使糖尿病的患病几率减少,该项研究的成果作为美国化学学会“每周精选论文”,登上了其官方网站首页。

 

咖啡的活性成分非常多,还有另一种常见物质——绿原酸,也是天然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益处。南方日报报道称,它有助于预防心脏病的发作,减少对尼古丁和酒精的渴望。国内一高校研究论文称,绿原酸可抑制黄曲霉素B引起的突变及抑制肝癌、喉癌、大肠癌。此外,事实上,咖啡也是美国饮食中抗氧化剂的重要来源。

 

但是,一般情况下,绿原酸会随着烘焙程度加深而减少,也就是说浅烘焙能保留更多的绿原酸。这是不是意味着浅度烘焙的咖啡会更好呢?

 

事实上,绿原酸在中度烘焙咖啡下呈现苦涩味,深度烘焙时呈现烟熏味,绿原酸含量高的咖啡,味道和品质都会较差,它与其降解产物奎宁酸是咖啡苦涩味的主要影响因子。

 

 

黄金曼特宁中还原糖含量最高;云南小粒豆、肯尼亚AA和巴西米纳斯的绿原酸含量相近;不同咖啡中蛋白质含量以及咖啡液pH没有显著性差异。

 

不过,将星巴克等咖啡企业闹得翻天覆地的“丙烯酰胺”在烘焙过程中先是达到峰值,然后下降,也就是说浅烘焙的咖啡豆比深烘焙的咖啡豆具有更多的丙烯酰胺。这也是咖啡的“坏”处之一。

 

选择“抑癌物质”还是“致癌物质”呢?答案是,看个人舍取,其实这样打比方并不正确,“绿原酸”与“丙烯酰胺”现象只是咖啡众多成分在烘焙过程中转化的现象之一。关于丙烯酰胺在咖啡中的含量是否达到致癌剂量,后面再说,我们先来看看不同咖啡豆制作出来的不同咖啡风味。

 

 

前面提到,咖啡的风味和烘焙有关,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不同的咖啡豆在感官评定下最佳烘焙时间不一,黄金曼特宁豆烘焙时间维持在5分钟左右,哥伦比亚豆维持在7分钟左右。

 

 

而香气取决于烘焙时的挥发性化合物,咖啡的香气由数百种挥发成分复合而成。从上述咖啡香气特征图可以看出,哥伦比亚咖啡焦糖味最强,果香味最弱。意式浓咖啡草香味最强,焦糖味最弱;爪哇咖啡焦糖味最强,花香味最弱;肯尼亚咖啡草香味最强,巧克力味最弱;越南咖啡木炭味最强,花香味最弱;曼特宁咖啡坚果味最强,辛香味最弱。

 

丙烯酰胺与咖啡的那些事

 

我们大致了解了烘焙对咖啡的影响以及不同咖啡的口感和香气后,再重点聊聊丙烯酰胺与咖啡。

 

在食品的热加工过程中, 天门冬酞胺和还原糖会发生美拉德反应,生成丙烯酞胺。在动物实验中表明,丙烯酰胺主要引起神经毒性、DNA突变、精子数目和活力下降等危害,最严重的是可诱发小鼠皮肤肿瘤,促进肺腺瘤的发展,烯酰胺对动物的致癌性已经得到了公认。我国卫生部曾警告说,淀粉类食品在高温烹调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建议居民改变吃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的习惯,以减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导致的健康危害。

 

中国检验检测创新联合体食品专家委员会表示,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粘膜等多种途径接触丙烯酰胺,但进入人体后,约90%丙烯酰胺会被代谢,仅少量以原型经尿液排出。据2010年发表在《食品与化学毒物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提供的数据,丙烯酰胺的致癌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6微克~16微克/天。人体对于丙烯酰胺的容许摄取量是每天每公斤2.6微克,以60公斤的成人为例,建议不超过156微克/天。

 

但是,对丙烯酰胺无需谈之色变,也不能等闲视之,诱发动物的致癌剂量与人的可能最大摄入量之间的差距不够大,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应给予关注,建议采取合理的措施来降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

 

也就是说,加州星巴克等企业贴上警示标语并非坏事,人人都有对食品信息的知悉权,并且企业也有责任将潜在风险告知消费者。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对食品中的丙烯酰胺进行测试,尽管数据搜集在十多年前,我们还是可以参考一番:

 

 

 

丙烯酰胺含量最高的品牌(左);煮制过咖啡的丙烯酰胺含量(右);来源:FDA《食品样品中的丙烯酰胺值》部分数据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速溶咖啡的丙烯酰胺的浓度较高,最低达到了286ppb(微克/千克),而售卖的成品咖啡丙烯酰胺的浓度则下降了,这并非煮过以后丙烯酰胺减少,而是它被稀释了。

 

事实上,我们无需对咖啡产生恐慌,适量地享受这种神奇的天然饮料吧。


文献:

 

[1]邵金良,刘兴勇,.咖啡及咖啡制品中葫芦巴碱、绿原酸和咖啡因含量比较分析.山西农业科学2016,44(2):158-163

 

[2]李学俊,崔文锐,.小粒种咖啡的主要成分及功能分析.热带农业科2016

 

[3]吕文佳,翟晓娜,杨剀舟,.不同烘焙强度对云南咖啡主要挥发香气成分的影响[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5,33

 

[4]王一凡.咖啡的香味分析及美拉德反应制备咖啡香精的工艺研究[D].上海大学,2014

 

[5]Tran Van Cuong,陈贤情,.咖啡生豆及其烘焙程度对生物胺含量的影响[J].中国食品学报,2016

 

[6] 刘烽,马佳乐.咖啡生熟果分离脱皮脱胶组合机应用研究. 农产品加工.2007

 

[7]周斌,任洪涛.烘焙程度对云南小粒咖啡香气品质的影响[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

 

[8]周斌,任洪涛.烘焙时间对云南小粒咖啡挥发性成分影响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5

 

[9]胡双芳,卫亚西,.咖啡豆的化学组分差异与感官品质的相关性分析[J].食品工业科技,2013

 

[10]张箭.咖啡的起源、发展、传播及饮料文化初探[D].四川大学

 

[11]毛丽君,赵金垣,.丙烯酰胺的代谢毒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4

 

[12]每天喝咖啡或可降低患肠癌几率黑咖啡效果更显[J].中国工业食品学报,2016

 

[13] 黄文.咖啡富含抗氧化物 可以预防多种疾病.南方日报

 

[14] 单淑晴.咖啡醇抑制结肠癌的生物学功效[D].昆明医科大学,2017

 

[15] 龙文静.咖啡豆中咖啡因与绿原酸的研究进展.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2010


(责编:胡文静)